纯外卖店别再追风口了,真正能挣钱的,是“成瘾性”品类
分类: 公司动态
2025-11-03 14:39:16
人在餐饮,刚下后厨。这个问题“纯外卖店能不能挣钱,到底怎么开”,我几乎每天都会被问到。尤其是这两年,很多人想轻资产创业,纯外卖店成了首选。
但现实是残酷的,我见过太多人满怀希望地冲进去,又灰头土脸地退出来。他们失败的原因,往往不是不努力,而是从一开始就想错了。
他们总在问:“纯外卖店做什么好?怎么运营?做什么最火?”
今天,我就把这些问题揉碎了,用一个“成瘾性”模型,给你讲透纯外卖店的生存逻辑。看懂了,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人赚钱,有人亏钱。
一、一个致命的误区:追逐“最火”的品类
90%的新手,第一步就走错了。他们打开外卖平台,看哪个品类排名靠前,就去做哪个。今天看螺蛳粉火,就去卖螺蛳粉;明天看炸鸡汉堡火,就去卖炸鸡。
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。
陷阱一:红海竞争。 最火的品类,意味着竞争最激烈。你一个新店,没有任何基础,一头扎进去就是炮灰。你拼得过那些已经运营多年的老店吗?你拼得过那些有资本加持的品牌吗?
陷阱二:潮流周期。 风口是会变的。今天火的,可能半年后就凉了。等你把店开起来,风口可能已经过去了。你投入的装修、设备、精力,瞬间就成了沉没成本。
陷阱三:低忠诚度。 追逐风口的顾客,也是最没有忠诚度的。他们不是喜欢你,他们只是喜欢“流行”。下一个风口一来,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你。
所以,别再问“做什么最火”了。你应该问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做什么,能让顾客吃了还想吃?
二、破局之道:打造“成瘾性”模型
真正能长期盈利的纯外卖店,靠的不是一时的流量,而是顾客的“成瘾性”。
这里的“成瘾”,不是指有害的生理依赖,而是一种强烈的、周期性的“口味记忆”和“消费渴望”。它由两个核心要素构成:
强口味记忆点: 你的产品必须有一个极其鲜明、独特、能瞬间抓住味蕾的味道。这种味道,会在顾客的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,让他隔三差五就会突然想念。
高复购场景: 你的产品不能是偶尔才吃一次的“大餐”,而应该是可以作为日常餐食,高频消费的“口粮”。
一个产品,同时满足这两点,就具备了“成瘾性”的基础。
三、案例分析:嘎嘎好吃东北老饭盒的“成瘾性”逻辑
我们用这个模型,来分析一下最近很火的“嘎嘎好吃东北老饭盒”,你就能明白它的底层逻辑。
强口味记忆点是什么?
是“酱香”和“锅气”。东北菜的灵魂,就在于那浓郁的下饭酱汁。嘎嘎好吃抓住了这个核心,通过标准化的酱料包,确保每一份菜都有那种咸香、浓郁、能拌三碗饭的复合味道。这种强烈的味觉刺激,一次就能形成记忆。再加上铝饭盒的保温性,保留了饭菜的“锅气”,这种热乎乎、香喷喷的体验,是冰冷盒饭无法比拟的。高复购场景是什么?
是“工作餐”和“便饭”。它不是那种需要正襟危坐去吃的菜,而是打工人、学生族解决一顿饭的绝佳选择。它价格适中,分量扎实,口味大众化,非常适合作为日常的“口粮”。顾客今天吃了觉得不错,明天、后天自然还会再点。
这就是“成瘾性”模型的威力。它不追逐潮流,而是创造需求。
四、怎么开?怎么运营?围绕“成瘾性”展开
理解了“成瘾性”模型,纯外卖店到底怎么开、怎么运营的答案就清晰了。
产品层面: 你的核心任务,就是保护你的“口味记忆点”。这意味着你必须实现标准化。这也是嘎嘎好吃东北老饭盒加盟这类模式的核心价值。它通过中央厨房统一供应核心酱料,解决了中餐口味不稳定的难题。你不需要一个大厨,只需要一个能严格执行SOP的操作员,就能保证每一次出品的味道都一样。
运营层面: 你的所有营销动作,都应该围绕“成瘾性”展开。
店铺名称/菜单: 突出“酱香”、“下饭”、“锅气”等关键词。
菜品图片: 要拍得酱汁浓郁、热气腾腾,激发顾客的食欲。
客户评价: 积极引导顾客评价“味道正宗”、“很下饭”等,强化品牌认知。
效率层面: 因为产品高度标准化,你的后厨可以极简。2-3人就能高效运转,这让你在成本控制上拥有巨大优势。你不需要靠低价去竞争,而是靠稳定的品质和口味,去赢得合理的利润。
结论:别做追风者,要做“成瘾品”的制造者
回到最初的问题:“纯外卖店能不能挣钱?”
能,但前提是你必须从“追风者”转变为“成瘾品”的制造者。
不要再问“做什么最火”,开始问自己:“我做的这个东西,能让顾客上瘾吗?”
如果你自己无法研发出这样的产品,那么,选择一个像嘎嘎好吃东北老饭盒这样,已经帮你把“成瘾性”模型搭建好的品牌,或许是一个更聪明、更高效的选择。
灵魂拷问:除了口味,你认为外卖的“成瘾性”还来自哪里?是包装?还是服务?评论区聊聊。
相关新闻